12 投射無所不在

12 投射無所不在



小時候有一次看到家人拿東西給爺爺吃,爺爺說他不吃,但看著那盤食物,我看在眼裡,就很聰明地跟爺爺說: 其實你很想吃,但是裝作不想吃,對不對? 結果爺爺就似乎不大高興地說我亂講。然後我還在心裡想說,明明你就很想吃,幹嘛裝作不想,還不承認。但就在這時,我內在還有一種莫名的懷疑,那懷疑好像在跟我自己說: 我怎麼能夠這麼確信這件事情,我從哪兒這麼相信是這樣? 我沒法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但若我不知道,我怎麼因此能夠這麼相信?

這個在當時無解的記憶,是直到我更加認識了心智的結構的現在才有所解答,事實上,我的那個爺爺其實想吃卻不承認的想法,只是我的想像,我的投射,因為我並無法證實爺爺對那盤食物是否有任何想法,但那個想法卻是由我自己的腦袋裡面生出來的,我也只能證明,我自己曾會想吃某個食物卻盯著看不敢吃,或我有某個想法自己不想承認,所以那唯一我能夠證明的,只是我會這樣,卻不是任何人會這樣,但我卻因為我會這樣,就這麼相信某個他人也會在我看到的某特定情況中必定經歷著某個情節。所以這個就成為個人的投射。

投射是我們的心智所具備的一種設計,在投射時,我們將自己產生的想法和信念,投出去放在他人的身上,相信那個是他人正在經驗的過程,但卻其實是自己的。而每個人所投射的信念內容會和自己的成長經驗有著關係,也有可能是天生遺傳來的。在這些內容中,我們又會連結到正面負面的情緒感受能量,在我們的人格模式中做反應,若沒有在當時理解和面對,便會成為帶著能量的記憶儲存在我們的身體裡面,等著類似的事件或刺激來再次啟動我們的能量與模式,如此一再循環,直到我們去重新面對它。

而由這個兒時的簡單例子,我們可以瞭解到這些投射幾乎是無所不在的,我們是不是經常的去想像或猜測他人的想法和做法的原因呢? 而且這些猜測和認定的速度非常的快,快到我們都沒有覺察到自己內心在進行著什麼過程,來自我們的想法的行為反應就出現了,而這些基於虛構的信念的行為就會形成許多後果,這些後果也不一定有澄清的機會,人和人之間的誤會和隔閡就會越來越深,以至於人際關係出現許多問題。

例如在那時如果我壓抑住而沒有立即的告知爺爺我對他的想法,然後我繼續在內部投射了我的自憐在他身上,我的表現可能就是對他特別的好,把好東西都給他吃,對他倍加關心,告知他我有多了解他等等,帶著憐憫他的情緒。或者我因為很不喜歡壓抑的感覺而投射了批判在他身上,我可能就會積極地問他為何不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好像要教育他,告知他怎樣才是對的,對他是最好的等等,在說的時候帶著責備的生氣的情緒。但如果對他而言,他沒有那個對食物的想法,或著他關心的是其他的事情,對於我的行為反應,他可能就會不明白我為何那麼做,或者產生了誤解,而如果他沒有去澄清,然後也在誤解當中做出行為反應,那麼兩人等於各自在自己的內在世界裡面產生沒有溝通的行為,而不是在互相了解的脈絡中交流,那麼無效的溝通就會不斷產生誤解,造成人和人的關係受到阻礙。

因為如果我們能夠設法放慢了解自己在整個事件中的過程,包括什麼情境中產生了什麼想法和情緒內容,我們將能夠明白心智是如何接管了我們的行為,例如看到我如何在對他人的想吃卻拒絕的投射解讀中產生內部的憐憫和責備,解開這些其實沒有效用的情緒和想法,因為在這些情緒和想法中,我其實沒有明白真實狀況,卻投射了行為到他人身上,反而創造了關係上的種種問題,更沒有幫助到自己。我們可以回過頭來重新主導這個過程,總是貼近現實的關注和照顧自己的內在過程,於是能夠回到實際當中和他人更真實有效的互動,那麼才是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在溝通。

雖然我曾經在那個投射我爺爺的時刻有個奇妙的覺察與質疑的機會,然而我往後的人生卻仍將心智投射繼續的發展,形成許多固著的人格模式,要用更多時間去移除這些自幼發展的許多投射和想像。這其實也說明了人們在這個自己不了解的心智系統中的境況和遭遇。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能夠和值得在任何覺察到投射的時刻,為自己,以及和他人的真實關係,花上時間去實際的從事看見和理解。因為那關乎著我們其餘人生的生活品質。謝謝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