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後果/報應/業力


35 後果/報應/業力




現在來談談前面文章中有提到的後果是什麼意思,這個後果有別於宗教哲學等其他領域所說的善惡因果報應或是業力,可以由更簡單的方式來觀察了解,卻能涵蓋更深遠的範圍。這裡主要的源頭是來自於心智,它是在更早的我們內部首先由我們的往內部覺知/查看中發現的內容開始,而非局限於往後行為的因果層面的,所以簡單而言,是當我們有心智的兩極能量的活動產生時,無論有沒有產生明顯的外部行為,若沒有去在當刻停下或處理它們,也就是當有未竟之事產生時,將造成未來阻饒更多個體活在當刻的機會,甚至更多的後續問題,這就是後果。

所以當在一個時刻中,或一個事件發生時,我們產生了內部心智的移動或分裂時,也就是同時活在兩個世界裡面,一個物質現實,一個心智的情況下,我們正在製造著此刻或未來的更多要處理的事物,在這裡的這個後果不見得是固定的什麼情況,但幾乎都是我們不想要的,我們沒有期待的,跟我們原意不符的,甚至跟目標相反的情況,因此正都是我們希望能夠避免的,但不幸的,我們經常好像在不清不楚的情況下,面臨了我們要避開卻避不開的事情時,也不知道我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來的,看不到那個出發點是什麼,也不知道那全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就很冤枉的和充滿著抱怨和不平的甚至憤怒地看待這些後果,然後全然認為自己是其它的人事物的受害者,諸如此類的情形。

因此這裡我們看一下若一個人在某個做某壞事的情境中,事實上那個壞事或那個不好的行為的源頭,其實早就已經種植在我們的心智當中了,但那個出發的點,並不見得是個壞的卻必定是個分離於真實的物質事實上的,因此甚至有人會以為那個源頭是善意的,但那個善意的出發點卻是並不實際的虛構點,例如--”我為了孩子/伴侶好,我要犧牲自己為他們付出…”;  既然愛我,你就應該…”;  我這樣的讓你痛,是為了你好…”等等。這些是片面的價值觀,背後藏有著兩極的情緒,即是害怕和慾望,卻因為忽視了實際上現實的運作原則,造成與現實的分裂,造成了許多衝突、矛盾、摩擦的點,而那些點就是後果。那些點會不斷的循環又循環,越滾越大,甚至發展到極端傷害性的後果,如同因果報應和業力,所以說那是未完成的事,那是我們要去盡可能發現就去處理,而不至於無限的循環下去的。

例如上面例子中我們可以簡單找到一些更實際的現實: 你所愛的人他們其實有各種的能力處理自己;每個人有自己愛人的行為方式;為了害怕痛而學習事物會對人生造成更大的阻礙….。而如果我們在一開始就能夠在確實現實中來穩定的判斷事物的話,我們的行為就能夠有效的表達自己,與身邊的人事物更有效的溝通互動,讓我們的行為能夠確實的達到其有效的支持人己的目的。所以我們看到真實的因果報應的源頭並不是由行為層面去看那善惡與否,那樣來看的結果就會變得必須要去更加細節的去解釋各種各類的後續現象,以至於看起來簡單的善惡說卻變得複雜難懂。因此這裡我們也更看到真實的善惡需要去重新的定義。依據前面文章已經給予的脈絡,所謂的善,便是自出發點上即在物質現實的同體平等中對自己和他者做最好的事情,而一旦在出發點中虛構了分離和批判,那麼便是如同在自私的慾望和恐懼中驅動,惡便由此而生。

因此我們在此也要看到我們已經接受了那些分裂了自己的出發點,容忍了無數的後果循環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生活上更多無數個隨時都會遇上而卡住的點或地雷,而那些點和地雷,是我們一開始自己埋種下去的,那些出發點,可能來自繼承和學到的價值觀和自己的連結,那些個點和價值觀我們接收的時候並沒有去檢視它們,然後自己繼續發展成更多的的價值觀和許多的意見/偏見,逐漸建構起一個個人格結構或者一座座城堡,它們之間彼此衝突和矛盾,等待著我們去拆掉那些固執點和結構,找到所有的價值和意見的最根本的基地來整合我們自己,那個基礎就是我們的一體等同的,有著無限潛能的物質身體和世界。

由於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自一開始就已經開始學習和接受了自己在完整和平等中建造了內在的分裂/分離,接受了自己在完整和平等中相信了殘缺和正負批判,並且將這些都投射到了外在的物質現實,於是原本在內在的虛構運作,成為外在的行為上的真實現實,這是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世界處處顯露著不平等和分裂,而這整個世界和生命都在承受著兩極化的因果循環和業力。好的,回到我們個自的生活上,因此各位如果看得到這個實際在/對我們的切身產生的一切不公平和不平等,就是該回來看看自己可以如何在自己裡面先將自己的分裂還原,如何做?去書寫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這件事情中的每一個想法和情緒的真確性,然後還給自己完整與平等,然後使用回自己的外在的人事物。這當中還有一些點會在未來展開。謝謝各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