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我是創造者


36 我是創造者



認識自己的過程同時是相當需要具備對這個現實的一定的認識才能夠徹底地進行,對許多人而言在這兒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就我們先前文章中的了解,或許你已經可以逐漸發現到我們的確是無所不在的投射我們自己的信念和想法到外界的一切,而我們因著我們所相信的去從事我們的行為動作,然後又由我們從信念而出發的行為結果,去解釋自己是受到外物或他人的干擾而影響了自己的一切,最後,由其實是自己最先前的假設性的信念來預言了自己一切的遭遇,卻認為原因在外面的情況下,這些事情只是一再的循環而沒有能夠被解決。這個情形一再的成為我們最大的問題和考驗。

說到最明白,就是,我們自己創造了自己一切的現實,卻將自己當作自己的受害者,永恆的將自己卡在問題當中,無限的循環,直到自己願意走出來,承認這一切是自己的創造,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掌握了自己的生活。這個就是我們一直在心智中可以說藏匿在其中所衍生的後果,因為我們唯有去願意將心智中的所有內容攤開來給自己看到,並一再領著自己回到物質的實際情況中,我們也才給了自己機會好好的活這個人生。

說到自己其實創造了自己的現實生活,如果我們真的看到了這個實情,我們也能夠了解和領悟到,我們一切的抱怨,其實都是對自己的抱怨,因為那些他人沒有對自己做而虧欠自己的愛與責任,其實是自己首先虧欠自己的; 而對他人的罪惡感,認為沒有幫他們做到的事情,也都是先反映了自己長久沒有為自己做到的; 我們總是自己的受害者和加害者(提醒一下這裡說的是信念中的加害和受害,而非實際現實上的,實際上若有傷害生命的加害和受害者,也都是可以立即的進入解決問題的程序,而非在心智的定義當中逗留的)。當我們想要利用他人的處境來證明自己很厲害的時候,自己也是早已經在一切事情發生之前,就已經相信並擔憂自己的價值是可以被比下去的,相信或假設了生命價值的不平等,但是我們無論如何要去在這些比較、競爭和忌妒上面證明的都將是白忙一場,因為我們若忙著創造的是假象,就會停滯在其中,停滯在我們的生活和生命中,直到我們不得不發現這個真相為止。

所以就如心理學上面所提到的自我實現的預言一般,當我們的出發點是什麼,我們終究會回來證實這一點,例如當我們要在一個關係裡面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由於出發點是相信了自己可以不值得被愛,因此證明的就一直是自己原先相信的,也就是永恆感到沒有被愛,甚至將原本的關係都一一的破壞、停滯或終止了(如果還不大清楚感受和現實的差別,感受性的愛僅存在於感覺能量層面,而真實的愛是在行動和生活中的實現)。因為當我們自己都不能尊敬和相信和愛自己,他人如何能夠尊敬和相信和愛自己? 因為即使他人做到了,自己的解讀中也都變相了。 所以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便要為自己認識到,無論如何每個存在的人和每個生命事物的價值都是一樣的,都是值得的,而唯有尊重自己和一切同等的存在和生命,我們才有可能去真正的解決自己的問題,作改變,實踐一個對自己和他者都好的生活。而過去我們大都僅僅在自己的心智裡面自私的為自己而忙(自私的意思如同我先前提到的,就是自己在自己的秘密裡面跟自己玩,沒有能夠接納/寬恕自己而攤開來溝通和改變),於是自私的結果其實是與自己的原意相反的結果,對自己沒有好處,所以,這裡我們仍要看看這善與惡的定義,其實更是來自於我們是否活出的是真實的(於是可以創造自己要過的生活如同善),或者是虛構的在兩極信念中(於是總是在不得不承受循環的後果如同惡)的生活。

因此經過這些解說,讀者們若仍沒有看到自己其實真正是自己的人生的創造者,那麼建議可以挑戰自己去看見,我們拿一個自己最近的抱怨來看(抱怨的意思就是自己對各方面不滿的原因投射到外面的因素並認為自己在當中沒有責任和能力處理),然後去問自己為何要抱怨,自己的信念的源頭是些什麼,在當中自己原本可以有些什麼責任和能力是自己可以為自己進行的,如果你/妳能徹底地對自己誠實,會看到自己是如何已經一步步地創造出自己的人生。這些我未來仍會多做些講解。而我們真的可以將這個事實的認識當作這個人生可以給自己的大禮,因為如果我們正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那麼,我們想要過的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生,便能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謝謝各位的閱讀。

留言